GB 50373-2019《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標準》 是中國通信行業(yè)管道工程設計的技術規(guī)范,適用于新建、改建和擴建的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(含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中的通信專用管道)。該標準于2020年3月1日實施,替代原GB 50373-2006版本。以下是核心內容解析及設計實施要點:
一、適用范圍與設計原則
- 適用場景
- 城市道路、橋梁、隧道、地鐵等區(qū)域的通信管道(含光纜、電纜管道);
- 建筑物內通信豎井、水平通道(含弱電間、走廊預埋管槽)。
- 設計原則
- 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:與市政道路、地下綜合管廊同步設計,避免重復開挖;
- 安全耐久:管道抗壓強度≥10kN/m2,使用壽命≥50年;
- 靈活擴展:預留30%以上管孔容量,適配未來5G/6G網絡需求。
二、核心設計內容與要求
1. 管道路由與埋深
場景 | 最小埋深(m) | 特殊要求 |
---|---|---|
人行道/綠化帶 | 0.5 | 避開樹根,距喬木≥1.5m |
機動車道 | 0.7 | 采用鋼筋混凝土包封,覆土壓實度≥95% |
橋梁/隧道內 | 明敷或專用槽道 | 防火阻燃處理(氧指數(shù)≥32%),抗震支架固定 |
凍土區(qū)域 | 低于凍土層0.3m | 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,抗凍脹設計 |
2. 管道材料與規(guī)格
- 管材選型:
材料 適用場景 技術指標 PVC-U實壁管 一般道路、建筑物內暗敷 環(huán)剛度≥8kN/m2,維卡軟化溫度≥80℃ HDPE硅芯管 長距離直埋、穿跨越工程 內壁摩擦系數(shù)≤0.15,耐環(huán)境應力開裂≥1500h 鋼管 過路頂管、強腐蝕環(huán)境 壁厚≥3mm,內外壁環(huán)氧樹脂防腐處理 - 管孔容量:
- 主干管道:12~48孔(孔徑Φ100/110mm);
- 配線管道:4~12孔(孔徑Φ50/75mm)。
3. 通道與手孔設計
- 人(手)孔間距:
- 直線段:100~150m(市區(qū))/200~300m(郊區(qū));
- 彎道/分支處:必須設置人孔。
- 防水要求:
- 人孔內壁防水等級≥P6,底部設集水坑(尺寸≥300×300×300mm);
- 管道坡度≥0.2%,坡向人孔或排水設施。
4. 與其他管線的間距
相鄰管線類型 | 水平凈距(m) | 垂直凈距(m) |
---|---|---|
給水管 | ≥0.5 | ≥0.15 |
燃氣管 | ≥1.0 | ≥0.3 |
電力電纜 | ≥0.5 | ≥0.25 |
熱力管 | ≥1.5 | ≥0.5 |
三、與其他規(guī)范的銜接
- GB 50838-2015《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(guī)范》:
- 通信管道在綜合管廊內的安裝位置、支架間距需符合其要求;
- YD 5102-2010《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(guī)范》:
- 光纜敷設張力、彎曲半徑需同步滿足;
- GB 50289-2016《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(guī)劃規(guī)范》:
- 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管線平面布局,避免交叉沖突。
四、施工與驗收要點
- 施工工藝:
- 管道接續(xù):PVC-U采用承插粘接,HDPE采用熱熔焊接;
- 回填要求:分層夯實,每層厚度≤300mm,回填土含雜物量≤5%。
- 驗收標準:
- 通棒試驗:Φ85mm通棒在管道內全程暢通;
- 壓力測試:鋼管試壓0.6MPa/10min無滲漏;
- 接地電阻:金屬管道接地電阻≤10Ω。
五、新版主要變化(vs. GB 50373-2006)
- 新增內容:
- 明確綜合管廊內通信管道設計要求(如防火分隔、智能化監(jiān)控);
- 增加微管微纜技術參數(shù)(適用于高密度光纖布放)。
- 技術升級:
- 提高管材環(huán)剛度指標(原標準為4kN/m2,新標提升至8kN/m2);
- 強化抗震設計(地震烈度≥7度區(qū)需采用柔性連接)。
- 環(huán)保要求:
- 管材需符合《建筑用塑料管材有害物質限量》標準。
六、典型問題與對策
- 問題:管道積水導致光纜損壞。
- 對策:設計時增加坡度檢查井,施工中嚴格驗收防水密封。
- 問題:管孔堵塞無法穿纜。
- 對策:敷管后立即封堵管口,定期清理人孔內雜物。
- 問題:與電力管線干擾。
- 對策:按規(guī)范保持安全間距,必要時采用非金屬管或電磁屏蔽措施。
總結:GB 50373-2019是通信管道工程設計的關鍵依據(jù),需結合城市發(fā)展規(guī)劃與新技術(如5G微管微纜、智能管廊監(jiān)控)靈活應用。設計階段應重點關注路由合理性、管材耐久性及擴展性,施工階段嚴控防水與接續(xù)質量,運維階段依托數(shù)字化工具實現(xiàn)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評論0